記得是在 23 歲時認識多多,那時剛從令人有些身心俱疲的職場離開。

滑到多多益善網頁,看見有關社福領域、非營利組織的相關深度報導,讓我看見許多人如何努力的在問題與需求面前,試圖行動與修正;除此之外,也看到探討助人工作處境、勞動條件等等的深度報導。

某一部分的我,感覺到被這些報導內容、文字,議題梳理背後的用心和想望接住。

因為我確實想要知道,社會制度如何傷人、善意又如何更好的匯聚、好的事情如何做對?而我知道在這裡,有人認真的在乎這些事情,用心力探討和述說。

5.5 人小團隊,傾全力關注角落微小的聲音

下面這張照片,是去年團隊進行共識營的合照,那時候,透過好多的討論,多多努力確立想要做的事情、想要成為的模樣。

這個模樣的整體,是全臺唯一專門報導公益、弱勢、社福、社會保障的獨立媒體。

這個模樣的細節,是在資源人力都好有限的情況下,投入消耗心血的「原生深度報導爬梳國外案例,深入介紹國際公益創新服務或理念的專欄;

堅持不容易的「經驗者擴大機」書寫計畫邀請和陪伴脆弱的經驗者、曾經歷特殊經驗的群體,例如身心障礙經驗者、照顧者,述說自己的經驗。

每 2 週一期公益善週報,深入收納即時公益動態每週 1 集超有料的 Podcast,有各界來賓在公益領域的甘苦談、寫不進報導裡的採訪軼事、團隊在新聞媒體價值、多元議題上的分享。

非典型媒體,慢下來謹慎傾聽、產出內容

這些,可能都讓多多益善看起來像一個非典型的媒體,因為有時應對時事發佈的內容,相對沒有那麼即時,也並沒有把所有資源投注即時報導、大規模專題追蹤。

但想要分享的是,這也是多多益善作為一個非營利公益獨立媒體,目前堅持且珍貴的模樣──

願意多花一點的時間,慢下來謹慎的處理重要的新聞稿,包括事件、資訊脈絡的確認,對不確定的說法和內容,再次詢問當事人說法。這是多多重視這些微小但重要的聲音的方式。

願意在人力很有限的條件下,耗時一年半到全臺各地採訪超過 30 人,用總計 7 篇篇幅的專題報導,呈現臺灣精神障礙社區服務模式,輔以精神衛生修法追蹤報導、國外模式研究的報導。

因為想要探究,在臺灣,一個人若罹患精神疾病,他和他的家庭很可能受到什麼樣的支持或對待;以及,所謂的社區支持,指的究竟應該是什麼。

願意堅持陪伴脆弱經驗者以第一人稱書寫,因為知道每一個經驗都沒有辦法被代言,而每一個發聲都是有力量的。願意在這些內容在社群上受到不理解的抨擊時,努力促進理解和對話,希望不要讓人再害怕發聲。

⭐經費從哪裡來,需要穩定的捐款人

像多多益善這樣的獨立媒體,非常需要有穩定的捐款,才能更長遠的實踐獨立媒體之路,為社會追蹤冷門、無人聞問卻影響深遠的議題。

目前多多每月的定期捐款支持者是 239 人,距離能夠穩定、獨立生存的目標(1000 人)還有好長一段路要努力。

如果如果,你也有相同的理念,或是只是想要說生日快樂😳都歡迎點下面的「我也支持&祝生日快樂」按鈕,小額單筆捐款也可以,一起集結一點力量,支持媒體價值,打造不歧視人、不排除人的共融社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