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多聊聊

 你好,

5 月陽光逐漸明媚,草木扶疏,帶來初夏的生氣。不過,臺灣 5 月的立法院也因藍白兩黨通過《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》發生多起抗爭行動,包括立院內立法委員之間的衝突,立院外也有上萬名民眾集結抗議。

國會內每週都有上百條攸關民眾生活的法案等著被審查、被修,民意強力爭取的法案,才有機會被看見。其中,上路已 10 年的《學生輔導法》關乎莘莘學子的心理健康,如今迎來修法,立院邀集專家學者召開公聽會,卻未見學生代表;

呼應學輔法所關注的兒少心理健康,阿普蛙工作室設計的、有趣的反霸凌教材,則引起熱烈的分享。教材不只能讓老師使用,更棒的是能拉進學生和家長一起討論、做出選擇,也意識到「沒有人能當旁觀者」。

霸凌常從小小的玩笑開始,最後演變成歧視。臺灣早在 1971 年就通過的第一部國際人權公約《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》(ICERD),遲遲未正式施行,過了半世紀才啟動「國際審查」。近年針對原住民、移工等族群歧視爭議不斷,這部法的推動,需要你我一起關注。(聽節目搭配報導,更好懂!)
此外,關係到上百萬名貧困人民與家庭的《社會救助法》修法也有了新進展。在「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」超過一年的奔走和倡議下,學者在 3 月發表了政策評估建議,衛福部參考後在 4 月提出修法草案

多多以清楚的表格比較民間訴求、學者建議和衛福部草案,帶你一次了解修法內涵!


從名字、生計到生病,拿回生活的權利

今年 5 月,我們的專欄作者/精神失序經驗者李昀重啟 2024 的全新專欄「航向樹冠層」,未來每個月將隔週各更新 1 篇文章。5 月第一篇,李昀帶我們理解「復原 recovery」對她的意義第 2 篇則帶我們走過學習和求職的經歷

除了精神失序者想拿回對「復原」的詮釋權,原住民也想向國家討回屬於自己的名字。過去,只能用「中文字」登記名字的法條,對原住民而言並不友善也不開放,證件上的名字使他們失去歸屬感、名字的文化意涵也形同「被消失」。

5/14,立院終於修法,原住民從此能夠單獨用羅馬拼音登記名字。【和國家討回我的名字】系列專題,陪你一起認識原住民的堅持,回首過去、記錄現在,也思考未來。

我們也想向你推薦本月的創新專欄。缺乏穩定電網的印度,有許多地方沒有電可以使用,影響許多女性和家庭的生計,看見此困境的 SELCO India 創建許多「生活化」的太陽能設備,例如麵團機、冰櫃等,協助女性獲取自立的機會和掌控生活的權利。

最後,別忘了收聽我們的 Podcast【善盡天良】,聽聽 NGO 募款的甘苦談,還有一群貼心好友如何陪伴癌友有尊嚴的善終、好好的說再見
2024 龍年捐多多,創造友善共龍的社會!
本月瘋傳

臺灣青少年自殺率攀升,上路 10 年的《學生輔導法》卻仍困境繁多。如人力不足、校方消極、沒有法規依循、小校共聘等,使學生未能獲得及時的幫助,各界呼籲修法並召開公聽會。


閱 讀 更 多

我不需要每個人都理解我,我會找到可以理解我的人,沒有也沒關係。我可能又會發病,又會陷入危機,沒有一個上揚的恢復曲線,但對我來說,這是我願意活的人生。


閱 讀 更 多

論讓所有人共同理解霸凌。「孩子不會無故打人。要先關心他發生什麼事、接納他,他的內心才可能挪出空間,冷靜反省自己的行為、意識到要面臨的代價。」


閱 讀 更 多
編輯精選

ICERD 是我國最早簽訂的人權公約,上月底臺灣第一次展開國際審查。會後國際人權專家總結 89 條建議,敦促臺灣政府積極保障各族群權益,立法院也預計將在年底推動反歧視法(平等法)。


閱 讀 更 多

SELCO India 有多元的太陽能機器,能讓機器去配合人,與弱勢原本的商業模式結合;另一方面,他們逐步改善弱勢可能碰到的其他問題,例如尋找媒合貸款等,真正結合再生能源與弱勢服務。


閱讀更多

我國《社會救助法》因年久失修而被譏為排除窮人的濟貧法。為了因應各界修法呼聲,衛福部終於參考學者調查與評估,在4月提出修法草案。其中最具爭議性的 15 項訴求,政府究竟買單了多少?


閱讀更多
【原住民命名權】專題|和國家討回我的名字
從 1995 年至今近 30 年間,臺灣法條都規定,民眾只能用「中文字」登記名字。這導致原住民只能找發音最相近的漢字登記名字(例如「亞榮隆・撒可努」)

長期使用不正確的發音、漢字音譯而成名字,抹煞了族語名字中深邃的文化寓意,也連帶抹煞了許多原住民在身分認同方面的努力。

不少原住民因此發起「以我的族名呼喚我」倡議,他們希望,以漢人文化為主、規定命名辦法的《姓名條例》,能夠對原住民更友善、更開放。

今年 5 月 14 日、立法院三讀修改《姓名條例》,原住民終於能夠單獨用羅馬拼音登記名字。

如果你也對原住民名字有點好奇,不太確定他們為何如此堅持,【和國家討回我的名字】系列專題,能陪你一起回首過去、記錄現在,也思考未來。

此外,在報導中,只要有族名,我們都會提供族語發音的連結,希望專題中受訪者的故事、他們親自念出的族名,能引領我們從「不太熟悉」,一起走到「族群友善」。
專題頁馬上看

我們有 Threads 喔,歡迎大家多多追蹤 ❤️

每天 10 元,10 個人就能讓好事被看見!立即支持,推動更多優質公益報導

🔗 了解我們,Right Plus 多多益善|官網

💬 追蹤我們,互動、留言、更新不漏接|FacebookIGThreads

 🙏 聯繫我們,投稿、新聞稿、記者會、採訪邀請|E-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