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多聊聊

 你好,

6 月,是 LGPTQ+ 驕傲月,也是端午與畢業交會的季節。在這個轉換與告別的時刻,我們持續記錄那些與身分認同、家庭關係、照顧制度相關的故事,也把目光放在公共空間中,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角落。

這個月,我們追蹤報導艋舺公園改建引發的大規模無家者迫遷危機。艋舺公園因為市府改建工程即將封閉,許多原本在此生活的街友將被迫四散。公民團體呼籲應分區施工、跨單位協調,減少對社區和無家者的衝擊。我們的報導記錄了這場公共政策的缺口,也盼望更多人能聽見街頭的聲音。

同樣關於被低估的經驗,我們推出了【障礙女性婚育】專題。當身心障礙女性談戀愛、步入婚姻、生兒育女,她們面對的不只是資源不足,還有社會和政策的不理解。但這些故事告訴我們:無論是否看得見、聽得清楚,她們都有照顧與愛的能力,這些真實的育兒樣貌,值得被理解。
罕病經驗者 Lulu 則分享了自己罹患血小板低下症後的轉變歷程,從抗拒身障身分,到重新理解、接納自己。她寫下:「我還能走能動,為什麼是身障者?」是她對身體、身分與社會眼光的重新對話。

我們也刊出一篇出養母親小美(化名)的自白,「我不是不愛你,我是想給你更好的生活。」小美出養孩子的選擇,卻被誤解為「狠心」,但其實背後是複雜的愛與不得已。

視角延伸到國際,南韓目前失智人口高達百萬,卻有超過 154 兆韓元(約新臺幣 3.3 兆元)的資產無法妥善管理,造成詐騙風險與經濟惡性循環。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這也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問題。

這個月,我們的 Podcast 也有新內容上線哦!【眾聲相 EP128】邀請在美國紐約實習的社工緗亭,分享她如何走進無家者、動物醫院與社會邊界之間;【小時常讀書 EP35】則帶你回顧多多捐款人小聚的現場,聊聊那些來不及說出口的財務真心話!

街口支付捐款多多,讓行動支付成為公共參與的一部分!

我們還有一件新消息要告訴你:Right Plus 多多益善正式上架街口支付囉!

現在你可以用街口 App 支持我們的報導與倡議,不論是單次捐款或每月定期定額,都能讓公益媒體走得更遠、讓你熟悉的行動支付變成參與公共議題的一部分。
👉 點我前往街口捐款:讓日常裡的一個小動作,成為改變的開始
其他捐款方式(線上&線下都有)
本月瘋傳

我確診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後,經歷多次住院與治療,也面對學業、工作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與誤解,逐漸學習與身體共處,適應疾病帶來的變化。

閱 讀 更 多

艋舺公園對無家者來說,是尋找臨工、建立連結的地方。公園 6/19 將全面關閉,有街友轉往其他安置據點,有不少人還沒確定去向。

閱 讀 更 多
編輯精選

出養女兒時,我身邊的朋友、同事,甚至孩子的爸知道後,都很不能理解。他們說:「為什麼妳能這麽狠心,把孩子隨便送給不認識的人?」

閱 讀 更 多

南韓許多失智長者雖擁有房產與積蓄,卻因監護制度推行困難,資產常遭詐騙、無法使用,生活保障缺乏依靠,連家屬也難以協助。

閱 讀 更 多
【專題|障礙女性的婚育路】
|媽媽不只有一個樣子!屬於身障媽媽獨特的婚育樣貌|

當身心障礙女性想談戀愛、步入婚姻、生兒育女,往往會遇到許多挑戰,例如,內心的自我掙扎、旁人的質疑、育兒資源不足、制度不完善等問題。

然而,許多障礙女性早已在生活中累積了照顧孩子、參與家庭的經驗,她們以自身經驗摸索出各種方法:看不見孩子的表情,就靠觸覺與聲音理解需求;

聽不清孩子的哭聲,也能藉由輔具或裝置掌握狀況;行動不便的媽媽與視障伴侶共同分工,在合作中建立家庭照顧的默契。

從專題看見這些經驗並非是社會上的「特例」,而是真實存在的多元育兒樣貌。
​✦ 「專題全輯」馬上看
【多多益善 X 街口支付】公益捐款上線
6 月開始,多多開啟了在街口支付的捐款,現在只要使用街口支付 APP ,就可以用行動支付的方式「單筆」&「每月定期定額」捐款支持多多益善 ♡ 

你可以選擇「直接捐款給團體」,或支持我們在平臺上推出的 2 個專案;更邀請你分享給朋友認識、支持多多的非營利新聞工作,讓捐款更貼近日常生活!

🌸 用街口挺多多:https://us.rightplus.org/rpjk

💐 更多支持多多的方式(線上&線下都可以):​ https://us.rightplus.org/donation
👉 用街口捐款挺多多
過去期數回顧
🔗 Right Plus 多多益善|官網
💬 追蹤我們,互動、留言、更新不漏接|FacebookIGThrea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