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期的主題,我想談的是今年上一季 Q1 多多最大的變動,也就是「夥伴」。這也是這幾個月來,我們偶爾會收到的支持者提問。
沒錢,為什麼要找這麼多人?
去年下半年,多多人數持續成長,如今團隊已來到 10 個人,其中 5
人是以研究生/大學生身分,計時薪兼職。雖然參與程度視個人能量不同,但因為多多幾乎每一件事都需要「協作」,所以我們 10 個人都是夥伴,尤其在這2年的共識營後,已擁有高度的向心力。
這些協作包括,單單一篇有品質的文章,至少會依各自專業的不同,牽動到總編輯(開發資源提供稿費)、主編(審稿、作者溝通)、編輯(修稿、上官網)、記者(事實查核、採訪寫作)和社群(不同媒介文章曝光、廣告操作、其他媒體換文等)。
此外,我們還有假日社群專門為讀者精選其他媒體的相關報導、把重要的議題盡可能收攏在多多站上,讓關心公益的人「只需要看多多就足夠」。我們另外還有夥伴協助後勤的資料建製與技術支援。
這樣的 10 人團隊並非在一夕間衝動集結,而是在去年下半年慢慢增加的。當我們無法身在社會衝突的現場、當我們看見問題卻無力研究、當我們稿量爆增卻沒有人力編輯、當我們辛苦寫作卻不被看見……
我們不斷尋找專業夥伴試圖解決困境。而這些困境,正代表著公益界發聲的需求有多大。
直到去年 12 月,記者玉婷加入(身為一個媒體,我們終於有了專職記者!),我們所有的戰力終於就定位。
有人問我們:「明明錢不夠,為什麼還要找這麼多人?」然而對我們來說,這是在既有人力持續過勞與不斷的嘗試後,我們測出來的、一個小媒體想推進改變所必須具備的、最低限度的組織能量。
燒錢的速度也加快了
在 5 個正職主攻、5 個兼職夥伴協力下,我們每個月的開銷逐漸來到將近 30 萬,其中光是5位正職的薪資就將近 18 萬,其餘包括兼職薪資、作者稿費(大宗)、社群經營、辦公行政、網站維運等支出(與此同時,我們每月定期定額的捐款收入還不到5萬)。
在這之中,我們做了許多艱難的選擇(對於負責開發資源的我來說簡直試煉)。包括所有正職都只領7成薪,其中2人未達3萬、2人在新的一年必須減薪;但我們也有許多堅持,例如提供微薄的 1/3 年終(因為平日薪資太低)、謹守承諾付出合理的稿費給投稿/專欄作者、提供組織的共學資源等。
可以說,頭2年我們高度自我剝削、借錢撐一個理想,只希望能把成績先做出來,讓每個人看見公益媒體至少可以做到的樣貌、努力描繪我們心中共融社會的願景。然後我們叩問彼此,臺灣是否真的需要這樣的存在。
也因此,我們正式啟動了募資計畫。一來是因為,這樣的借貸和人的耗損終究走不長久,二來是,身為一個積極想獨立於政令宣導和廣告市場之外的「獨立媒體」,我們的收入來源必須至少有超過 35%-50% 來自公眾;其餘的合作案或企業捐款,也必須有意識的控制在,沒有任何一案能大於
30%。
我們甚至努力為每一個專題合作案,在多多和出資方(例如 NGO 或政府部會)之外,尋找獨立第3方的資源共同成就,以此避免任何一方對內容的權力過大,影響報導的客觀性。我們也在簽約時,優先確保獨立報導的空間。
是在這麼多的取捨之下,我們才能真正為公眾需要的「議題」而做,而非為了政令宣導或市場「話題」而做。也是在這種情形下,我們才能持續維持對政策、財團和社福巨獸的監督力道,而不致由人擺佈。
堅持到底,我們一直都知道這4個字的份量很重,但2年多來,我們更深刻體會它牽涉的層面之廣。從一篇報導的立場、策題的角度、受訪者的選擇,到拒絕出售(出賣)自己的內容與專業倫理、拒絕剝削作者,並且努力打造一個身心健康的職場。
|